俏江南被迫易主 餐飲企業艱辛上市路
懸念不再是懸念,備受業界關注的俏江南“賣身”風波最終有了結果。
5月7日,俏江南相關負責人向筆者證實,歐洲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CVC Capital Partners(下稱“CVC”)近期已與俏江南正式簽署收購協議,前者將成為俏江南最大的股東并實現控股。原公司最大股東張蘭雖然還就任俏江南董事長,但不再是控股方。
謀求上市解困的俏江南,在遭遇A股無疾而終、港股上市遲遲未果的同時,最終被迫轉手解除當初與鼎暉創投定下的對賭協議。在此背景下,CVC是否有趁火打劫的意味?而在俏江南被迫易主的背后,再次凸顯餐飲業上市艱難曲徑。
CVC成俏江南大股東
正在努力上市的俏江南突然易主的消息再度成為餐飲業關注的熱點。
4月25日,CVC官網發布公告稱,公司取得有關監管部門的批準,目前已完成對俏江南的收購,正式入主俏江南,現在是公司的大股東。
資料顯示,注冊地在開曼群島的CVC集團公司是一家來自歐洲的私募股權公司,CVC集團對收購餐飲業有偏好,去年曾以4億歐元收購了全球最大的湯品制造商金湯寶的歐洲簡餐業務。
據筆者了解,雖然交易金額和最新持股比例未公布,但可以確定的是俏江南創始人張蘭仍是股東之一,并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負責策略性發展,集團總裁安勇也將留任,負責日常營運。
其實CVC收購俏江南早有征兆。今年1月份,商務部在其官網公布了《2013年第四季度無條件批準經營者集中案件列表》,其中私募CVC收購俏江南案赫然在列,結案時間為2013年11月14日。
當時外媒報道的數據顯示,CVC出價3億美元,約合18.6億元人民幣,購入俏江南69%的股權,這樣計算的話,俏江南的整體估值約為27億元人民幣。
此前一直積極對外宣稱準備上市的俏江南,為什么會決議將公司轉手賣給私募基金? 事實上,鼎暉投資無疑是收購的推動者。
資料顯示,2008年9月金融危機爆發后,俏江南的經營受到很大影響。張蘭為了緩解現金壓力,引入外部投資者鼎暉創投約2億元人民幣,占有前者10.526%的股份。同時,雙方簽訂了回購協議,如非鼎暉方面的原因,造成俏江南無法在2012年年底上市,則有權以回購方式退出俏江南。
眼看2012年底是俏江南與鼎暉約定上市的最后期限,可俏江南一直未能在港掛牌上市,而鼎暉已經等不及了。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對筆者分析說,此次俏江南迅速易主,跟2008年與鼎暉投資簽署的“對賭協議”有直接的關系。風險投資不可能老在企業里,一般的風險投資退出,一個路徑是上市,另一個路徑就是并購出售,或許這次賣給CVC是俏江南最好的歸屬。
CVC趁火打劫?
“從此前外媒報道的數據來看,俏江南的收購價格被嚴重低估,這是俏江南在上市無望的情況下被迫出售,鼎暉的投資回報率不到一倍,很難不被業內看做有趁火打劫的嫌疑。” IBMG國際商業管理集團副總裁徐耿超對筆者分析說。
據了解,在鼎暉投資入資俏江南以后,上市成為了首要任務,然而令業內沒想到的是,俏江南的上市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3月,俏江南就向中國證監會遞交了A股上市申請,但在2012年1月份證監會披露的終止審查企業名單中,俏江南赫然在列。A股上市夢碎后,又轉戰H股,不料碰到了意想不到的新壁壘——“10號文”,最終在通過聆訊后遲遲沒有后續消息。
在走投無路的背景下,俏江南此次引入CVC交易,市值必然被低估。從此前報道的收購價格來看,俏江南的估值非常低,鼎暉的投資回報率不到一倍,獲益寥寥。
相關數據顯示,2008年,鼎暉對俏江南的估價約20億元,而此次CVC收購俏江南的股價僅僅多出7億元。
其實,鼎暉要拿回此前投入的一定回報,只要俏江南賣掉部分股權就好,為什么俏江南還讓CVC一下子吃進一半以上的股權?
徐耿超對筆者分析說,在近兩年餐飲業嚴峻的市場背景下,多數投行對俏江南在沒有對企業取得控制權的情況下,入股投資的可能性不大。
“此次CVC收購俏江南大部分股權成為俏江南的大股東,大部分的原因是有趁火打劫原因,如果俏江南不進行易主,很少有資本再向俏江南進行少部分股權投資。”上述人士對筆者分析說。
雖然CVC購買俏江南花了3億美元,投資大了些,實際上是獲得了俏江南的股權,CVC并不虧,而是賺大了。
有PE界人士此前就對筆者表示,此類收購肯定不是看重俏江南現在的利潤水平,而是有著戰略考慮。畢竟俏江南這個品牌在中國已經有很長時間,它是有品牌價值的。
并購俏江南,CVC布局的中國餐飲野心也開始浮出水面。
據了解,事實上在宣布入主俏江南之前,CVC去年曾以4億歐元收購了全球最大的湯品制造商金湯寶的歐洲簡餐業務。而今年3月,以類似方式收購了大娘水餃餐飲集團有限公司。當時CVC中國高級董事總經理劉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CVC會考慮將大娘水餃作為中式快餐整合平臺,在快餐行業進一步投資,提升行業水平,打造中國的百勝餐飲。”
餐飲業上市困局
從A股上市失敗到H股再度上市,雖然俏江南上市屢戰屢敗,但真實反映了餐飲業上市的發展困境。
據筆者統計發現,目前餐飲行業只有福記食品服務、全聚德、湘鄂情等7家上市公司,其中有3家在海外,而小南國2012年于香港成功上市。而內地餐飲業在A股資本市場上市成功的只有全聚德、西安飲食、湘鄂情三家,且自2009年湘鄂情在中小板上市之后,此后再無餐飲企業成功登陸A股資本市場。
其實,餐飲業近兩年上市失敗不僅發生在俏江南身上,與俏江南一起提交申請的天津狗不理集團、廣州酒家集團、順峰飲食酒店管理、凈雅食品四家餐飲均未上市成功。
資料顯示,我國現有各類飯店、餐飲網點500多萬家,年營業額超過20000億元,近幾年一直保持高達15%~17%的復合增長率,增長速度遠遠超過GDP。
但面對如此高營業額的餐飲行業,餐飲業的未來發展空間不可估量,但卻為何餐飲業上市之路如此艱辛。
多位業內人士對筆者分析說,國內餐飲業上市難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大環境的影響,資本市場融資難,另一方面主要是餐飲企業自身缺陷,如財務的不透明、盈利的不確定性等。
“在2012年面對‘八項規定’‘六項禁令’政令的出臺同時,公款吃喝現象遭致打壓,高端餐飲業無疑失去一強勁的消費動力,整合餐飲業也逐漸進入寒冬,VC會在不同行業用相同的思考邏輯,曾經風投的寵兒卻成為風投放棄的對象。”徐耿超對記者分析說。
而餐飲企業的自身問題也比較突出:漏開發票無法有效監管、許多門店證照不全、人員流動率高、抗風險能力弱等等。
據筆者了解,餐飲行業的成本,如農產品等原材料的采購,不能向證監會提供有力的發票依據,造成其成本無法估量。其收入,有時也不開發票,如此造成餐飲業財務的不透明,缺乏說服力。而同樣普遍的現象是,很多門店由于防火措施不達標,沒有辦下來正規的營業執照,在疏通關系后營業,而這也為日后的上市埋下了種種障礙。
多位業內人士對筆者分析稱,餐飲企業上市難,不是因為存在行業政策限制,而融資和企業自身原因都很重要。如果企業能夠解決以上這些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那么企業的上市將沒有任何障礙。
面對全國年20000億元的產值規模,中國餐飲企業面對外資餐飲企業的競爭,唯有改變自身缺陷,爭取上市之路,才是其做大做強的關鍵。
來源: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