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餐廳求“怪”不求味 嘗鮮要排隊
發布時間:2014-11-25
[摘要] 一大波概念奇特的餐廳紛紛開張。它們的共同點是:吃的不是美味,而是吃新、吃特、吃怪。雖然不少消費者愿意為此買單,但餐飲專家表示,味道好才是王道。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一些“奇怪”的餐廳出現在市民的生活中:吃東西不用筷子而是用手,吃火鍋甚至成了一場辣度挑戰賽……近日,商報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一大波概念奇特的餐廳紛紛開張。它們的共同點是:吃的不是美味,而是吃新、吃特、吃怪。雖然不少消費者愿意為此買單,但餐飲專家表示,味道好才是王道。
新奇特餐廳來襲
絢爛的燈光、帶眼罩的水手們、隨處堆放的“寶箱”和破舊的“酒桶”……日前,商報記者走進這家海盜主題餐廳時,一時以為自己“穿越”到了杰克船長的海盜船。除了裝修上的別出心裁,服務員還特地說明了一個“奇葩”的店規:“本店不提供筷子等餐具,請大家自行動手,用手拿著吃。”
據了解,這家餐廳主打“無餐具”理念,主要提供海鮮、炸烤、辣鹵類等方便手拿的菜品。但商報記者發現,比如烤扇貝、烤生蠔等產品,必須使用到餐具,餐廳雖然不提供筷子,但提供叉子和勺子。該店相關人士對此解釋,主要是為消費者提供一種新的消費體驗。
像無餐具餐廳這樣打怪牌的餐飲企最近在我市并不鮮見。我市江北一家老火鍋店新近開張時,就把辣度分成5級,并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挑戰。而據了解,像這種將辣度分級并讓消費者挑戰的模式,在我市也已有先例。
在商報記者的采訪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怪”餐廳扎堆涌現。這是為什么?“這是互聯網思維,以及新的消費群體出現后,部分創業者和餐企為此做出的新改變。”我市一名經營類似餐企的老板坦言,口味好已經不是餐企的核心追求,提供消費群體所喜歡的服務才是關鍵,體驗式消費的時代已經到來。該人士認為,吸引一名消費者前來就餐有三大因素,即好看、好吃、好玩。好看,看的是餐廳環境、服務員著裝等;好玩,指的是玩移動互聯網、微信、微博;好吃,并不是特指口味好,而是吃新、吃特、吃怪。“味道嘛,過得去就行了,畢竟現在不靠這個吸引消費了。”
消費者樂意嘗鮮
新奇特餐廳紛紛開張,消費者到底買不買單?“新奇的菜倒是不少,比如比手掌還大的生蠔等,但是味道確實一般。主要是餐廳獨特的裝修和無餐具的概念比較吸引人,整個用餐方式更像是一個游戲的過程。”在江北上班的耿女士在體驗過無餐具餐廳之后向商報記者表示。她還說,餐桌上均有各式調料、塑料餐勺和竹簽,所謂的無餐具只是一個概念。那么以后還會不會來吃?耿小姐表示,自己體驗過了,可能不會再來吃,但如果朋友想來體驗下,她還是會陪同。
商報記者注意到,由于菜品、環境比較有特色,耿小姐當時還立即拍照發了微信朋友圈,引得好友圍觀,紛紛詢問地址。該餐廳老板告訴商報記者,餐企開業之后生意一直非常好,很多消費者都慕名而來。
“只是純挑戰‘辣’度的火鍋,哪里有美味不美味之說。”此前吃過辣度挑戰火鍋的劉然告訴記者,自己8點鐘去吃,該火鍋館還要排隊。“真的是辣得我胃痛。”但這并不妨礙劉然在朋友圈分享他的心得。
商報記者發現,這類餐廳的消費群體多是20~30歲的年輕人,他們多有嘗試新鮮事物的心態,用餐過程中還經常通過微信朋友圈,不停分享新奇特餐廳的信息,在圈內形成話題熱點,迅速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味道好才是真的好
味道一般,消費者卻樂于買單,餐企“味道為王”的格局是否已經改變?龍策餐飲智庫創始人田廣利表示,只有另類、沒有味道的餐企必將被更另類的餐企取代。
田廣利介紹,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這是自古以來的餐飲文化傳統。這類不講味道的反傳統餐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成熟品牌專研了幾十年的菜品開發,已經形成核心競爭力,部分新餐企受制于廚師或者技術限制,選擇了“新招”突圍;其次,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傳播的力量得到充分彰顯,使得這類反傳統餐廳能夠通過話題營銷迅速火爆起來。
“好看、好玩,都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心理層面的需求,是有一定價值的。但僅從這兩方面,擯棄了對味道的專研和提升,可以說走上了‘旁門左道’。”他介紹,年輕消費者的心理幾乎都是“喜新厭舊”的,另類的餐企必將被更另類的餐企取代,通過噱頭吸引了大眾的關注,也應在口味上真正留住消費者,這才是一個成功餐企的制勝之道。
來源:餐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