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賣餐飲邊“兜售”創業項目
發布時間:2014-12-08
[摘要] 在四川美術學院大學城校區附近,有一家名為“青果小巷里”的餐吧,和普通餐吧一樣,這里提供咖啡、私房菜,到了晚上還能變身“小酒吧”。
“寧做小老板,不做打工皇”,這句話引起過許多創業者的共鳴。創業者中有剛畢業的大學生,有就業困難群體,還有主動放棄了曾經工作的人……他們不約而同選擇了自主創業,希望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如今,許多創業者獲得了成功,也有的仍在路上,成功者的秘訣在哪里?創業途中有哪些酸甜苦辣?近日,本報記者走近一個個創業者,探尋那些創業中的故事。
在四川美術學院大學城校區附近,有一家名為“青果小巷里”的餐吧,和普通餐吧一樣,這里提供咖啡、私房菜,到了晚上還能變身“小酒吧”。不過,“青果小巷里”還有另外的“身份”——它是創業者與投資者的信息交流平臺。
依靠每周舉辦一次的創業者與企業家交流會,開業僅3個月的“青果小巷里”已扭虧為盈。不久前,“青果小巷里”還因促成一位做白領午餐配送項目的大學生創業者與陶然居合作,而有望獲得這家新興微企的股份。“持股才是我們的盈利模式。”“青果小巷里”創業者盧碩信心滿滿。
盧碩并不是“青果小巷里”唯一的老板。“青果小巷里”的持股人包括了11位大學生創業者,以及15位企業家投資人。
這些人為何能走到一起?還得從3年前盧碩的第一次創業說起。2011年,川美視覺傳達專業畢業生盧碩參加了首期“泛海揚帆——重慶大學生創業行動”,盧碩帶領的設計團隊在活動中獲得4萬元創業補助。陶然居董事長嚴琦作為創業導師,更全程為他提供創業指導。3年后,盧碩開辦的設計工作室年營業額達到百萬元。
“這幾年,我認識了很多創業者,也接觸過很多投資者,他們有的有想法,有的愿投資,卻因為不相識而沒能走到一塊兒。”盧碩決定為雙方搭建一個交流平臺,地點就選在青年創業者聚集的大學城。
為此,盧碩聯系了15位企業家,找到10個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大家共同出資出力打造“青果小巷里”餐吧。包括盧碩在內的11個大學生分工明確,分別負責推廣、監管、菜品等餐吧日常打理工作,15位企業家不僅提供財力和智力支持,還定期來到“青果小巷里”做講座,為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提建議,同時也為自己挑選可投資的項目。
3個月前,“青果小巷里”開門營業,一樓是兼具會議室功能的咖啡廳,二樓為餐廳。“我們不指望賣餐飲能帶來多大的收益,能維持日常運營就好。”盧碩認為,“青果小巷里”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為投資者和創業者搭建合作平臺,其主要收入則靠持有由其促成項目的相應股份。
來源:餐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