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鄉土懷舊風還能走多遠?
發布時間:2015-04-10
不知從何時起,市場經濟中,一股老土風迎面刮來,特別是餐飲行業,老鍋老灶、土墻土碗,茅草屋、木格窗,鄉土氣息異常濃厚。
不得不說,這一記懷舊拳,打在了消費者的心坎上,目前餐飲消費的大軍中,70、80后是主流,他們被各種高速發展的力量推攘著往前跑,在追求短平快的速度快感中,來不及享受過程的美好,很多東西要等過去之后才想起來去回味,也就是人們俗稱的懷舊。
老土經濟風由此應運而生。
這其中以餐飲行業最為明顯,放眼望去,老火鍋、土串串、柴火雞,讓人目不暇接,曾經的老土,搖身一變成了新潮的代名詞,要找一家店名正常的餐飲店反倒成了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可是作為經濟,市場才是主導,這種老土經濟,它的市場發展空間到底有多大?又能走多遠?
誠然,一開始這種主打懷舊風的老土餐飲確實能吸引消費者前往一探究竟,找找曾經的回憶,但久而久之大家就發現,現在打著老土旗號的餐飲店,幾乎都只是裝修風格和服務員穿著打扮等形式上的懷舊,所謂老瓶裝新酒、換湯不換藥,在菜品和味道上卻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而且隨著這類餐飲店的增多,大家不難看出,好多都只是一味的跟風,并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如果說剛開始的幾家在裝修上還有新意,后來滿大街都是這類餐飲店后,這種形式上的新意都沒有了。
復制粘貼的結果是,當創意變成普遍,再想消費市民的懷舊心理就沒那么容易了。
筆者認為,現代人追求新鮮、創意不假,但是不管做哪一行,最重要是遵循市場規律,就餐飲而言,食客更看重的肯定是口味和服務,不管店名有沒有帶個土字,也不管服務員穿的是黃軍裝還是藍花兒褂子,如果味道不好,服務不周到,最多也就能吸引客人來嘗個鮮,想要留住回頭客,不僅要形式創新,更應注重菜肴、服務、品質和品牌的創新。
就如前段時間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爆米花,剛開始很多人被勾起了小時候的溫馨記憶,紛紛掏出比兒時貴十倍的價錢買上一袋,可是當它發展得滿大街都是時,人們對它已經見怪不怪,而且發現味道上也沒有創新,甚至比不上小時候好吃時,大概也就沒人愿意再花不值當的錢買第二次了吧。
來源:餐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