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飲食觀察:中檔齋遇冷 素菜店難開?
發布時間:2015-04-14
廣州素食店出現類型分化
業內稱素食有概念潛力但仍屬小眾
茼蒿滿地蘆芽短,正是一年吃素時。素食好吃有益健康,已經是不少市民的共識。來自某點評網站的數據顯示,廣州市內已經有140余家素菜館,大多數分布在天河、海珠、越秀、荔灣等城區。
連日來記者走訪得知,目前市內的素菜館正面臨著分化,一些集聚在寺廟周圍的素菜館,多靠佛教徒和多年老主顧幫襯,不圖盈利。中間價位的素菜館雖然主打街坊生意,但是出品的仿葷菜式卻難像川湘菜一般走紅。更有素食主題餐廳打出全有機的新潮菜式風味和經營理念,走高端路線,人均消費一百元以上。素食好吃店難開,在餐飲行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素食餐廳這一小眾群體該何去何從?
記者統計廣州市內140余家素菜館得知,七成以上的素菜館仍走的是大眾路線,希望在街坊生意中分得一杯羹。雖然這些素食餐館獲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但是在餐飲環境不景氣的大背景下,這類餐廳的生意一直不溫不火,甚至有的餐館還面臨著入不敷出的境地。
中檔店主打“仿葷菜”漸衰落
來自大眾點評的數據顯示,廣州市內一些以仿葷菜為主的大眾化素菜館人均消費在50元左右,這一價格和川菜、湘菜、火鍋等大眾菜式相比已經略貴。而在出品方面,記者走訪多家素菜館發現,仿葷菜仍然是他們的主打菜式。
“仿葷菜能做素菜館的主打,一來制作工藝繁復,市民喜歡吃個新鮮,點單率最高的往往是素叉燒素牛排之類菜式;二來這類菜式價格稍貴,能撐起菜館日常運營!痹诮洗蟮篱_素菜館的燕妮告訴記者。
但仿葷菜在這幾年卻因為飲食觀念的轉變,似乎有了衰落趨勢。“在過去十多年,仿葷菜的確讓很多人開始接受素菜,事物潮流都有其演變過程。但現在有很多嚴格的素食者不喜歡仿葷,動物菜名也會讓他們感覺不好!彼厥痴甙oon告訴記者,這兩三年,他感覺素食館多了起來,但仿葷菜卻在式微!拔覀円患胰巳ニ夭损^吃飯,一般只吃青菜和天然谷物,不喜歡這些過度加工的食材!
寺廟附近素菜館不求盈利
在越秀區的光孝寺、大佛寺、中山六路附近,大大小小集聚著數十家素食館。之所以不能將其稱之為餐廳,是因為這里的裝修、經營方法都似乎和營業無關。
近日傍晚,記者走進了凈慧路上的一家素食店,這間十平方米左右的素食店,沒有華麗的招牌、耀眼的菜單,店內右手邊便是盛著米飯和素菜的菜盤,食客可自行取用。老板告訴記者,這里的自助餐人均在十元左右,如果遇到觀音誕等節日,飯菜的價格則隨食客自己決定。走進店內,記者看到,該店內裝飾簡單,只有十余張長條桌凳可供食客吃飯,而前來吃飯的,多是寺廟內常年的香客和周邊的老主顧。
在店門口,記者看到一塊紅色紙牌,上寫“孤寡老人、殘障人士等特殊困難人士請入內,免費取待餐食用”。記者了解到,該店還有待用快餐的公益服務,讓前來就餐的人提前買下一兩份快餐寄存在店內,以便提供給其他有需要的人。
高檔店主打年輕時尚
就在大眾素菜館勉強維持的時候,在天河區,一些主打有機、養生菜蔬的素食主題餐廳近兩年嶄露頭角,雅致的裝修、清幽的環境,更加新潮的菜式風味和經營理念,正讓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偶爾去清清腸胃。記者了解到,這類主題餐廳則集中在天河區高德置地、石牌一帶,人均消費也最貴,一般在80元~100元之間。
廣州一位新派素菜館經營者表示,他曾在晚就餐高峰期統計過,十桌客人里有四五桌是年輕人,他認為也許跟素食餐館昏暗的燈光和寧靜的格調有關。
對此,廣州餐飲業內人士表示,素食作為一種特色餐飲,肯定會獲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說起素食,現在大多數人更容易聯想到“健康”,這是近年來廣州市場一個很大的變化。但是,作為小眾餐飲,消費者的消費力和觀念等因素仍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
業內人士透露,與其他餐飲企業一樣,特色餐飲企業也都要按照商業規律生存,同樣面臨人工、鋪租上漲等壓力。而今年基于行業整體不景氣的因素,一些經營模式不健全的素食餐飲企業發展同樣困難。
來源:餐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