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強大的背后是成功的關鍵
[摘要] 呷哺呷哺中式快餐的冷鏈標準化供應。臺灣人賀光啟推出的“吧臺式火鍋”呷哺呷哺,在翻臺率大幅“提速”的同時,也讓火鍋成功加入了快餐的行列。
始創于1998年的呷哺呷哺,是一家外商投資的吧臺式中餐涮鍋連鎖企業,歷經近10年,目前在全國開設200余家連鎖火鍋經營門店,幾乎每個店,如果趕著飯點去,你都得耐心排隊。
12小時內上餐桌
“趕時間,趕時間,真沒空和您聊,4小時以內必須送到他們的配送中心。”呷哺呷哺固安蔬菜種植基地順齋合作社的高立新,邊忙著組織搬運邊對記者說,“我們送到他們的配送中心,他們驗貨后,直接進入保鮮庫,然后根據各個門店的用量統一配送,從采摘到上餐桌一般不會超過12小時”。
面積上千畝,溫泉水育種,每天供給一二十噸、四五種蔬菜的固安蔬菜種植基地,只是呷哺呷哺的基地之一,山東、內蒙古等地也有其重要的原料基地,包括內蒙古的牛羊肉、山東的蔬菜,其中山東的蔬菜占了其采購總量的很大部分。
“對呷哺呷哺這樣的連鎖餐飲企業來說,搞農餐對接是必須的,首先,我們要控制農殘等,保證食品安全,其次菜的新鮮度、大小規格要標準化,以保證菜品的質量穩定。”呷哺呷哺副總裁富宇對記者表示,“另外,也有利于鎖定成本,穩定供應。我們采購的蔬菜價格在春節以及南北蔬菜換季的時候一般比市價低,但在蔬菜集中上市的蔬菜價格低迷的時候,我們收購價又比市價高。”
“去年3月,蒿子稈的地頭收購價跌到幾分錢一斤,我們還是按簽約價格幾塊錢一斤收購,這個價格比市場價都高。但同時,市場價漲了,我們的收購價也不用跟著漲。”呷哺呷哺采購總監槐濤介紹。
不光供應量、品質有保證,基地直供還降低了20%成本。批發市場隨行就市,而“農餐對接”全年都是均價,一般不受市場漲跌影響,只有在價格漲跌很厲害時,才會相應上下浮動。“為了保證農戶利益,價格漲得厲害時,我們也會在合理的范圍內,向上浮動。”富宇表示。
菜賤傷農去年屢屢發生,但固安順齋合作社的農戶卻嘗到了旱澇保收的好處。“我們和呷哺呷哺一般一年一簽協議,價格早已談定,成本加成,旱澇保收。就是結款周期稍微有點長,一般是65天。”高立新表示。
工廠式管理
● 標準化采購,所有原材料均采購一級或特級產品,基地化采購。每日逐項農殘檢 測
● 標準化配送,由中央廚房、加工中心、冷庫、配送系統組成的配送中心完成。
● 標準化售賣,每份菜品的數量、規格、擺放全部實行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