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飲如何引入資本力量“四兩撥千斤”?
發布時間:2016-03-15
工業革命以來任何偉大的想法在變成規模化商業以前都離不開資本的身影。
一個國家在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創造財富的形式是有共同規律性的。一個發達國家一般會有五波的創富浪潮,第一階段是以能源為主的;第二階段是以基礎建設為主;第三個階段以股權投資為主;第四階段以兼并重組為主;第五階段以跨域資源整合為主。
中國自2013年以來,上市公司在兼并重組的步伐在大幅度提升。固然這里可以舉出很多失敗案例,但這是不可逆轉的發展期趨勢。資本市場中更有能力的企業整合了那些沒有能力改變自己的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創造財富的過程越來越快,越來越依賴于人的思維能力和資本能力。
中國的創富階段
中國正處于第三個階段向第四個階段躍遷,并且中國已經有大量的企業已經處于第五個階段了。
中國經濟的策略是尾隨經濟,而新技術又層出不窮,所以導致中國的經濟結構特征并不那么明顯,但是現在的企業的主流是處在第三階段末期的。
其實如果在七年前中國就提倡創新創業的話,社會會發展更加快,可是由于固化了第二階段以基礎建設為主的創富形式,導致了目前中國的社會包袱特別的重。
從經濟學的角度上看,中國在經濟軌跡躍遷中確實是滯后了一段時間。
股權年代的核心要素
股權投資就是利用產生的資金和新技術所帶來的資源以及社會關系所帶來的資源再加上新一代年輕人的創意構成一種新的運營方法。所有的企業在運行過程中都會面臨所有權和運營權的逐漸分離。
一個企業可以說是創始人的人格外化,很多的企業在做成功之后,創始人會放大自己的光榮和能力,覺得團隊做事情還需要向自己匯報,但其實創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會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和時代的變遷而快速下滑。
但是創始人還不能離開,他需要做的是秉承企業當初獲取利潤的主要來源以及他組織資源的方式和方法,以進一步把企業的文化坐實。慢慢的,同事的概念也會越來越清晰,并沉淀成真正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目的就是不斷整合資源來完成企業不斷迭代的目標。
價值融合的基本邏輯
股票市場最早的定位是源于英國東印度公司。有人出海打魚,有人出錢投資,如果打魚者能幸運的活著回來就需要與出資人進行分成,如果不能,那么出資人的錢就打水漂了。雙方都承擔風險,打魚者承擔生命風險,出資人是資金風險。現代社會“打魚者”付出的是時間、能力等。
換成今天的資本邏輯就很好解釋了:就是你用什么樣的錢打算干什么樣的事,成就未來什么樣的利益,到時候如何分配。這里面貫穿其中的就是企業家精神,在企業遇到困境時如何抉擇,相當于漁船出海遇見海盜時的抉擇。
資本對于有雄心的企業家是一把鋒利的武器,但對于伺機套現的人,則是葬送前程的墓碑。資本和企業家發生沖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心態的原因。用投資的錢而不是盈利的錢套現,這是毀掉一個人信用的過程,最終肯定會出問題的。
眾籌對于企業的發展
從餐飲角度來說,眾籌的本質就是用社會的資金辦開店的事。用我們的模式讓眾籌者賺錢,但風險的核心在哪里?因為隨著企業的擴大,不可能所有的店面都會盈利,那么接下來就可能會面臨來自股東的挑戰。這里我建議,通過已經完全成熟的店面去做眾籌,然后把現有店面的利潤分享給他,然后用融到的錢去開新的店鋪。因為,老的店面風險是比較小的,這樣就把風險和投資進行了隔離。
資本的核心價值
融來的資金可以搭建團隊,擴充市場,獲取技術,吸納經驗等。今天很多時候投資人和創業者溝通不通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投資人質疑企業時主要擔心創業者不能給自己創造價值。
所以,企業在運用資金時要有側重點的選擇,然后再逐個突破,不能過全面覆蓋。事實證明,全面覆蓋是不可能的。一定要設定一個周期的效率,根據自己的企業情況規劃一個體系。
今天任何一家企業都會做宣傳,但投資人一定會對企業有深度的調研,如果能和投資人把握好關系,那么他一定會給企業帶來很多有價值的經驗和建議。
來源:紅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