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大IP“米其林”公布星級評價,將給餐飲業帶來什么變化?
發布時間:2016-09-22
自今年5月,《2017上海米其林指南》雙語版被曝將于下半年面世之后,國內餐飲從業者對于米其林的議論熱潮便一浪高過一浪。
9月21日上午,萬眾期待的《2017上海米其林指南》在上海重磅出爐。首批入選米其林指南的餐廳共有51家。其中有1家餐廳獲得三星,7家餐廳獲得兩星,18家餐廳獲得一星,另有25家餐廳獲得必比登推介餐廳。
自1926年起,《米其林指南》開始用星號來標記餐廳的優良,這標示著“米其林星級餐廳”的正式開始。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如今《米其林指南》已經成為全球影響力最大的餐廳評價標準,可謂是餐飲業的超級大IP。那么,本次米其林“登陸”,將會為餐飲業帶來什么變化呢?
1掀起國內菜系競爭?
在這次公布的上海餐廳的榜單當中,我們看到一種現象,那就是粵菜餐廳上榜的數量比上海本地菜更多。唯一獲得米其林三星餐廳評價的唐閣是粵菜餐廳,此外在二星餐廳和一星餐廳中,亦出現7家粵菜餐廳身影。相比較而言,上海本幫菜中只有雍福會獲選二星餐廳,其余都集中在一星餐廳和200元(人民幣)消費下的平民美食必比登推薦中。
一本上海米其林指南,卻以粵菜餐廳為主,這樣的結果,引起了網絡的熱議。
有網友提出質疑,一般米其林餐廳的評比需要一年左右的考察期,而《2017上海米其林指南》自5月宣布登陸后,不足半年便宣布入選餐廳,且入選多為港資粵菜餐廳,其評選結果可能存在爭議。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表示,該名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從地域分布上來看,米其林的評審們主要足跡還是在黃浦區,尤其是新天地附近。
此外,該結果更是引起網友關于菜系競爭的熱議。眾所周知,中國美食菜系林立,烹飪手法和口味各有特色。有業內人士認為,從米其林以往入選的中式餐廳來看,部分菜系可能因米其林評價體系的偏好而較難入選。
盡管有業內人士對于米其林的權威性有所質疑,但以米其林的強大號召力,其或會引發國內菜系的競爭風氣。參某認為,目前國內餐飲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時期,良好的競爭或可促進菜品的創新,以及菜系的融合。
2巨大的是市場競爭壓力
對于餐廳來講,被評選為米其林餐廳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然而,通過過去幾十年國外米其林餐廳的親身經歷,我們知道,米其林餐廳的稱號其實是一把雙刃劍。
美食寶典小紅書上的一顆米其林星星可以為餐廳帶來無上榮耀,盛名之下的壓力也可以摧毀一個領導后廚團隊的主廚。根據《紐約客》雜志統計,被降級掉一顆星星,餐廳營業額將下降25%。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榮譽問題,尤其在法國,食物絕對是有關生死的大事。輕者痛哭流涕,重者開槍自殺。
其次,上榜米其林也可能給餐廳帶來負面影響。比方說,房租上漲的問題。港佐敦糖水店“佳佳甜品”在港澳版《米其林指南》上獲得了街頭小食推介之后,該店鋪業主隨即要求加租120%,從每月10萬元港幣加至22萬元港幣。現在,因為無法承受高昂的房租,這家米其林店除了搬家別無選擇。
此外,上榜米其林將為餐廳提升知名度,帶來龐大的客流。突增的客流量和較高的期待,將會為餐廳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應對變化,維護餐廳的榮耀,將是上榜餐廳的重要考驗。
3提升服務質量和就餐體驗
近期,上海某百年餐廳就因服務質量讓人不滿意,而被日本媒體評為“零分餐廳”。通過互聯網的快速發酵,該餐廳成為人人皆知的“網黑”,備受爭議。
參某認為,國內的大多數餐廳在對管理成本進行把控時,相對不夠重視的板塊便是人員管理,即投入于提升餐廳服務水平的成本相對其他管理板塊成本較低。除了部分大型連鎖餐飲企業對餐廳服務質量予以了重視外,多數餐廳對于員工所提供給顧客的服務水平并沒有投入過多的關注。
在米其林評分項中,食物的味道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餐廳的服務質量和就餐體驗也擁有非常重要的占比。其中,服務項就占據了10%的比重,可見一個餐廳的服務在經營過程中同樣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餐飲人不妨考慮對管理成本進行合理的分配,在員工服務培訓等方面投入必要的成本,有效提升餐廳服務質量以及顧客的滿意度。
4廚師刷臉的時代來臨?
中國在世界上被譽為烹飪王國,這是因為中國烹飪源遠流長,技藝精湛。然而,中國的廚師大多地位不高,名聲不顯。而在國外很多餐廳,廚師更像是餐廳里的藝術家,并且廚師本人就是餐廳的活招牌,甚至還有食客是因為某個廚師才選擇了一家餐廳。
眾所周知,米其林除了對餐廳進行評價外,也有專門針對廚師而設置的星級榮譽評價。獲得一顆星的廚師只要能夠維持品質不變差不多可以終生保留,而成為三星廚師則是一個優秀廚師畢生奮斗的目標。
隨著米其林走進大陸,必然也將引發廚師們對自我的重新認知和定位。借助米其林在全球的影響力,或會給廚師提供從幕后走到臺前的機會。然而,要改變國內廚師的發展現狀,仍然是任重而道遠。
來源:餐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