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拍黃瓜被罰款1萬?
發布時間:2017-07-31
食品專家:罰得對 賣100多元的拍黃瓜,火鍋店被罰款1萬,這是監管部門小題大作嗎?7月31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食品安全博士鐘凱作客“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傳授“飲食防忽悠秘籍”。他說,集體性食物中毒最大的污染源是涼菜以及被涼菜污染的熟食,做涼菜要審核資質,罰款是正確的做法。
罰款對不對?
如造成大規模疾病賠的錢遠不止1萬
近日,廣州市黃埔區一家火鍋店因超出許可范圍售賣涼菜,被通知行政處罰1萬元,并沒收21天賺得的139元。
有的網友評論說監管部門吹毛求疵、小題大做、管得太寬,有的說火鍋店得罪人了,有的則說是監管部門要搞創收。在講座現場,該火鍋店老板的朋友也來了,并提問鐘凱。
“從感情的角度來講,我只能對他表示同情。但從規則角度來講,我認為罰1萬塊錢很對。”鐘凱說,按照國家食藥總局發布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如果餐館要賣涼菜,廚房里面需要有專門的涼菜間,且涼菜間的面積不能小于廚房面積的10%。“在餐飲環節最大風險是集體性的食物中毒,中毒最大問題是微生物污染,最大污染源是涼菜以及被涼菜污染的熟食,所以才對涼菜的要求這么嚴格。”而黃埔區這家店申報的時候就沒有申報涼菜,“說明它沒有做涼菜的條件,如果造成大規模的食源性疾病,他賠的錢遠遠不止1萬。”
不含食品添加劑?
99%以上可能都是騙人的
食品添加劑一直被詬病,它真的不好嗎?鐘凱說,實際上中國對添加劑的使用要求非常嚴格,美國、歐洲、日本等國批準的品種都比中國多,“從食品工藝來講完全不使用添加劑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添加劑不會對健康有影響的話,才會批準。”
有不少商家以產品不含添加劑為噱頭,“99%以上可能都是騙人的,有誤導嫌疑。”他舉例,超市里賣的花生油、植物油寫“不含膽固醇”,“但植物油里面是沒有膽固醇的,只有動物油里面才有。”有的飲料說“不加色素”,“它倒出來是白色的,它能加什么色素。”
紫薯是轉基因食品嗎?鐘凱說,其實不是,之所以是紫色是因為花青素類色素的作用,它廣泛存在于所有深紅色、紫色或藍色的蔬菜水果中,紫色的玉米也是如此。“中國轉基因玉米目前只用在飼料加工中。”對于外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這類食品用來喂豬的說法,鐘凱也辟謠,國外也吃轉基因食物。
中國食品安全嗎?
現在對食品管理是非常嚴格的
中國食品安全嗎?“我覺得是很安全的,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提高,可能是因為現在關注的多了,媒體報道的多了。”鐘凱說,中國現在對食品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尤其是嬰兒奶粉不能再嚴了,所以你還不相信,還到國外、網上去找其他的食品,那我覺得也沒有辦法了。”
“如果你聽到一個謠言,第一,不要急于相信,第二不要急于轉發,很多人不知道這個謠言轉發是個利益鏈條,它的轉發、點擊量都會轉化為金錢,你在轉發的時候都會成為一個幫兇。”鐘凱說,實際上,中國的食品領域沒有這么多聳人聽聞的東西,公眾應當不信謠、不傳謠。
生活中常見的食品謠言
1. 催熟的水果會讓孩子早熟嗎?鐘凱說,催熟的水果是不會使人早熟的。催熟的氣體是乙烯利,它并不會對人有影響。生活中,有人將沒熟的柿子和成熟的蘋果放到一起,可使香蕉快速成熟,就是因為蘋果會釋放乙烯利,“吃成熟的蘋果不擔心早熟,就不用擔心催熟的柿子。”
2. 野生、土法、散養的就好嗎?鐘凱說,其實野生、土法的東西風險更大。比如,超市買花生油很少有黃曲霉毒素超標,但買土榨花生油,超標的比例可能達40-50%。也有人會買現擠的奶,“生奶風險很大,最大的影響就是致病菌,比如沙門氏菌,美國建議消費者者不要買這種奶。”
3. 土雞蛋比洋雞蛋更有營養嗎?并非如此。土雞蛋和洋雞蛋的差別主要在味道和口感,營養價值相差不大。價格比雞蛋貴的鴨蛋、鴿子蛋、鵝蛋、鵪鶉蛋等營養價值和雞蛋也相差無幾,如果要想獲得好的營養,最便宜最經濟的方式就是吃雞蛋。
蛋黃顏色偏紅,就是土雞蛋嗎?鐘凱說,實際上這個顏色來自于它吃的飼料里面的天然色素,“雞飼料里加一點海藻粉或者辣椒粉就可以使蛋黃顏色變深。”
4. 小龍蝦養在臟水中,體內有大量重金屬?鐘凱說,實際上小龍蝦并不喜歡臟水的環境,它是喜歡清水的。由于野生環境的不可控性,野生小龍蝦的污染遠高于養殖的小龍蝦。除此之外,野生小龍蝦生長慢,也就意味著它有更多的時間去富集重金屬。小龍蝦在南方最常見的就是寄生蟲病,但因為小龍蝦并不生吃所以危害并不大。
5. 食物相克真的存在嗎?食物相克是一個偽命題。鐘凱說,所謂“相克”,其實可能只是食物的過敏、食物的不耐受以及食源性疾病所誤導的。比如,吃完螃蟹后吃柿子拉肚子,實際上可能不是因為這兩個東西不能一起吃,可能是螃蟹沒蒸熟。
6. 癌癥“從口入”?曾有專家預測“30年之后,中國有50%的人要死于癌癥”。不少人認為癌癥也是由于中國食品安全環境差造成。鐘凱說,食品因素的影響是很有限的。實際上和癌癥歸因里面最密切的是吸煙、超重、喝酒及久坐不動等生活習慣。
來源: 南方都市報(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