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的執念:連續66年激勵員工,它只做了一件事!
發布時間:2017-10-19
如果你問一個餐廳為什么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組織員工比賽?
創始人或者首席執行官會告訴你,這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是塑造企業文化的一種方法;人力資源部會告訴你,這是要培養員工的多元化能力,激發員工的工作動力和創造力;店長也有可能更會告訴你,豐富員工的生活,會增加員工的歸屬感……
當然,這些都沒有錯,但對員工真的有效嗎?一項真正能激發員工的競賽活動是什么樣的?員工怎么看?
冠軍的吸引力
麥當勞美國從 1951 年就開始舉辦員工全明星大賽,在中國這項比賽從 1997 年開始,今年麥當勞第一次邀請顧客評委參與了此項比賽,我們得以真正體驗了這場比賽。
在麥當勞,這場比賽最值得提的就是比賽結果,獲得冠軍的明星員工會享受很多特權。
員工眼里的頒獎典禮“就像奧斯卡頒獎禮一樣”,2017 年,麥當勞共有 369 名全國冠軍產生,在最后的頒獎典禮上,這些明星員工們穿上晚禮服,由工作人員畫上精致的妝容,像明星一樣亮相,接受表揚。
在這之后,他們會參加一場定制的明星品牌之旅,參觀麥當勞的供應商,到麥當勞的漢堡大學交流學習,他們還會擁有優先晉升的機會。據說,截至 2017 年 4 月麥當勞 2016 年的明星員工已經有 30% 的人享受了這個機會,順利晉升。
吸引員工參與一項活動,尤其是比賽,“結果”首先一定要足夠吸引人,除了基礎的物質獎勵,跟工作內容或者考核掛鉤的一些特權獎勵都算在內。
巴奴從 2016 年開始,把演講比賽修改成辯論賽。在巴奴,塑造企業文化之外,辯論賽還成了巴奴挖掘優秀員工的契機,“管理層多數是從一線選拔而來,除了定期舉行的競聘會,這種比賽也會是高層選拔員工的重要參考”。
無論對企業,還是對員工,比賽結果一定是首位的。員工會因為比賽結果參與比賽,企業通過比賽結果篩選出一部分人才。當然,要是失敗的結果也能激發員工,就再好也不過了。
邱明瀚已經連續兩次參加巴奴的辯論賽,參加完比賽之后,邱明瀚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做事情,千萬不要給自己設限。如果連你自己都覺得不行,那就肯定不行,一定不要小瞧自己”。
即便兩次都沒有能拿到團隊冠軍,但卻一再的激發了邱明瀚的斗志,這股勁已經在他日常的工作中發揮作用。
在第二次報名參加辯論賽之前,邱明瀚已經順利晉升為主管,那股相信自己具有無限潛能的闖勁,或許還會幫助他走的更遠。
從比賽中獲得更多
“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麥當勞考核員工的時候,會檢查洗手臺上的水漬,檢查衛生間的異味,還會要求排隊到點餐的時間和點完餐拿到餐的時間都控制在 90 秒以內”。麥當勞第一次對公眾開放的全明星大賽( All Star ),刷新了云女士(顧客評委)對麥當勞的認知。
在麥當勞招攬的顧客評委中,有來自其他企業的 HR,看麥當勞如何考核員工的同時,他們更希望了解麥當勞如何組織員工活動。
員工比賽向外界再一次展示了企業,對員工來說也是一次深入了解企業的機會。
“參加辯論賽之前,我只通過新員工培訓認識了一些其他門店的員工,日常工作很難有機會跟其他店員工認識”,王冬雪是巴奴 2017 年辯論賽的一名區域最佳辯手。
回憶比賽過程,王冬雪忘不了跟隊友準備比賽的過程,“從早到晚,我們始終都在討論怎么破、怎么攻、怎么守”,重要的是,跟隊友的交流、磨合,還讓王冬雪對巴奴有了更深的了解,“辯友里既有基層員工,也有主管,跟他們交流,讓我更了解這個企業”。
開員工宣講會,一對一傳幫帶式講解,企業通常會用這些方法讓員工了解企業。除此之外,員工對企業的了解都只集中在跟自己有工作交集的一群人中。讓員工之間進行更廣范圍的交流,其實也是增加員工對企業的了解,增強歸屬感的機會。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企業除了舉辦辯論賽、技能大賽這些直接與工作技能掛鉤的比賽,還會舉行運動比賽、舞蹈比賽,甚至是歌唱比賽。這些娛樂性更強的比賽,重點就是加深員工之間的交流,豐富員工生活。
都知道餐飲工作枯燥又辛苦,比賽過程對員工來說,是工作之余的另外一種狀態,而這些會成為員工枯燥生活的調和劑。
通常,企業會把員工比賽這種活動,劃分到塑造品牌文化的行列當中,塑造品牌文化這事,說大可大,說小可小。既要看企業的發展階段,也要領導人的重視程度。
真正判斷一個企業舉辦的員工比賽活動是否有效,是否能刺激員工,影響員工,還要看員工的狀態和反饋,畢竟,員工才是這項活動的重點目標 。
在企業內部操辦一場比賽,計劃招攬 26 人參賽,結果只有 6 個人報名,不是比賽內容設置的毫無吸引力,就很有可能是你招了一幫志不同的人。
來源:掌柜攻略